致敬春 向未来 聚灯塔之光 致敬青年人榜样

今天深圳的清晨,阴雨绵绵。

本想足足的睡个懒觉,可还是早早的被生物钟唤醒,7:00钟又开始回忆昨晚和灯塔家人团聚向MIS校长Marion女士致谢表达感恩之心的场景。

今天的故事,我要从灯塔的源头说起,2017年当我放下一切只身一人来深圳的时候,是70岁的父亲给了我信心、力量和几个亿的建校资金,才有了今天的曼校和行知。

昨天晚上我讲述了父亲在21岁那一年的那一天,突然被公社书记宣布让他担任凌营大队支部书记那一刻,他说我没有感到高兴,反而突然深感责任重大,我要从昨天关心小队里的100口人吃饭,到突然要负责1030口人的吃饭、穿衣、烧柴,这种责任与使命对仅有21岁的小青年而言是难以想象的,可父亲没有推卸,他和我们说,他当时就下定决心,一定要带着凌营村的父老乡亲一起奋斗,改变没柴烧,没饭吃,没衣穿的贫穷面貌,把扛白期换成扛红旗🚩。

父亲真的做到了,当他35岁离开我们村,去金矿担任经营副矿长那一刻,凌营村已经发展成为丰宁县第一村,13年零9个月的奋斗改变了贫困山区的面貌,更培养了凌营村民自强不息,创业发展的斗争精神!父亲也是在35岁那一年获得了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,河北省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。

35岁的他,从未见过金矿石,更不懂的金矿的找矿、采矿、选矿、冶炼技术,仅仅6年级毕业的他,一到金矿,就和工人住在一个火炕上,白天下井研究地质,晚上回到选厂和工人师傅请教选矿技术,短短6个月,父亲从经营副矿长正式接过矿长的担子,把一个亏损几十万的企业,当年扭转局面盈利48万元,现在金龙集团在父亲的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着上千员工,年纳税几千万,当地颇受尊重,值得信赖,负责任的知名企业。已经71岁的他,每天还向青年人一样满怀激情,斗志昂扬的带着金龙人砥砺奋进。

昨天晚上灯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,学术委员会主席郭少棠先生说,灯塔要感恩有您的父亲和金龙企业,没有金龙就没有曼校、行知,也就没有灯塔,灯塔之家的每一个人都要有感恩之心,将心注入、以爱育爱,用敬畏之心,爱心与耐心,精心培育每一个学生,同心、同向、同频,一同努力奋斗打造学术卓越、最有温暖的国际学校。

昨天晚餐坐在我两侧的,一位是前母校MCS工作近40年的老校长Marion女士,在疫情期间临危受命出任深圳曼校校长,在西安隔离21天后飞到深圳,带领教师团队同心同向同频,用专业精神与努力奋斗带着学校不断向前发展,同时,她每周还有10节高等数学的授课任务,她说,最幸福的时刻是在讲台上和孩子们一起上课。

另一位是著名的教育家、历史学家,文学家,曾担任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,北师大浸会珠海学院创办执行校长的郭少棠先生,他75岁再出山,为了灯塔之光照耀湾区,辉映世界。他每天从早上5:00—晚上12:00的加速度式工作作风,我都很难赶上他的速度,他和黎博士的加入,对组织与人才发展模式做了重构与变革,各学校之家真正构建起互联互通,互相学习、互相支撑的灯塔命运共同体,让灯塔之家活力绽放,让教师们看到职业发展的美好未来。

各位青年朋友,今天我分享的三位主人公均是70多岁年龄的曾经的优秀青年,现在的灯塔的领路人,他们的工作热情、责任感,使命感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,我尽管在不断提升自我,但和我父亲、Marion校长、郭少棠先生等励志者相比,还有巨大的差距,我现在才懂得了什么是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。

在我心中他们是我和灯塔的青年人最应该学习的标兵

值五四青年节之际,向三位前辈和奋战在灯塔教育一线的青年教师们致敬!向服务灯塔大家庭的青年人致谢

以致青春与各位青年人共勉

 

灯塔国际教育集团

首席服务官 吕建军

 2024.05.04